坚持创新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协同工作机制和载体,提升平安嘉峪关建设广度和深度,做到治理链条零距离跟进。
丰富载体,拓展党建联建深度。建立网格治理联系点制度,平安领导小组领导联系大网格党组织,政法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联系小网格党支部,社区“两委”委员联系网格员、楼栋(院落)长制度,助推试点创建、协调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具体举措有力落实。加强网格党组织和驻网格单位党建联建,推动党建管理服务机制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有机融合。
创新平台,延展治理服务长度。将26大类78项社会治理服务职能优化下沉到社区,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天候为居民提供报警求助、政务咨询、举报投诉等多项服务,推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入网格运行。2020年以来,以网格为前沿阵地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87件,调解成功率98.5%。
培育“细胞”,聚集平安建设“大能量”。在社区、校园、医院、企业、商店、机关、公交、景区、餐饮、家庭等领域开展“平安和谐细胞”和“无诉讼”“无毒品”等“无字头”社区、行业创建活动,以和谐“小细胞”培育,有效拓展平安建设创建的宽度和深度。
强化联防,突出基层治理实效。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联系社区警务、城市综合执法等单位,社区网格工作者以及党员志愿者共同开展夜间巡逻、信息入户排查等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培育自建自治的群众工作力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依托群防之力,在关键时刻守住了楼、管住了门、看住了人。
创新方式,延伸网格服务触角。全域启动“三官一律”(检察官、法官、警官、律师)进网格,实现双向性交流、多渠道受理、全过程监督。创新推行“办事预约制”“错时工作制”和“时间银行”等机制,由“营业厅”式上门诉求,变为“宅急送”式上门服务,由“日常式”服务向“全天候”服务转变,服务管理触角无限延伸。(胡玉廷 冯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