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诚心听民意、用真情暖民心、用实效解民忧,与行政机关凝聚保护合力,督促经营者树牢诚信经营理念,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解决好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实施以来,嘉峪关市检察机关立足本地实际,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和社会关切,共办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4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18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通过办理案件,持续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力度,以“我管”依法监督,促进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切实纠错,助推各职权单位依法“都管”,为消费者筑起一道权益保护防线,共同成为消费者权益的守护者,协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案例一:督促规范停车收费管理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
2021年11月,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从新闻报道中发现,嘉峪关市部分停车服务场所存在未执行免费停车政策、未设置或设置的明码标价牌不符合国家标准等问题。立案后办案组立即对全市居民小区、旅游景区停车场、商超停车场、公共停车场、道路两侧临时泊位等停车服务场所进行了走访调查,同时前往嘉峪关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调取上一年度受理的停车场收费方面的投诉记录,证实未明码标价、明码标价牌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法情形确实存在。
由于该案属全省首例,经请示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批复同意,市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调查。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022年1月19日,市人民检察院就本案举行公开听证,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听证会。人民监督员讨论评议后一致同意向行政机关提出诉前检察建议。听证会后市人民检察院公开宣告送达了《检察建议书》,建议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本市机动车停放服务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检查,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对全市公共停车场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了嘉峪关市停车服务收费监管台账,畅通了12315投诉举报平台,组织召开嘉峪关市停车收费专项整治会议,全市42家停车服务经营单位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存在问题的停车服务经营单位立即整改,对投诉比较多的停车服务经营单位进行了约谈。今年3月16日,行政机关书面回复整改工作已完成。之后市人民检察院进行了跟进调查,发现检察建议所述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效果显著。
本案为甘肃省首例停车场收费不规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为全省检察机关提供了有益参考。在本案的办理中,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传导压力,促进形成公益保护的共识和合力。提出检察建议后,检察机关多次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同时将案件结果与整改效果及时反馈人民监督员,保证了人民监督员“真参与”“真监督”,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案例二:督促集贸市场计量监督行政公益诉讼案
今年2月,嘉峪关市城区人民检察院在网上发现嘉峪关市某集贸市场存在“八两秤”现象,经对短视频中反映的问题分析研判,城区人民检察院对市辖区内多家集贸市场开展计量监督检查,发现部分集贸市场存在未设置“公平秤”或“公平秤”计量存在误差等不同程度的问题;营业商户、摊点使用的电子秤、指针秤等计量器具存在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的问题,同时在检查中还发现部分计量器具存在铅封被破坏的情况。
3月,城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对接行政机关进行磋商沟通,行政机关对检察机关提出的问题完全认可。为提高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明确公益损害事实,3月8日,城区人民检察院就本案举行公开听证会,并于会后公开宣告送达了《检察建议书》,从源头治理、提高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市场主体监管责任、建立举报奖励机制等方面向行政机关提出监督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立即对辖区内各市场开展了计量专项检查,对各市场未设置公平秤的督促市场管理人现场配置,对已设置公平秤的重新进行了检验检测,并建立了每日校准台账,保证公平秤“真公平”;对检查中发现商户、摊点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的依法予以没收,对使用未检测计量器具的,现场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发给合格证,不合格的依法予以没收。为进一步加强集贸市场经营监管,4月6日,行政机关向全市各市场主办方和营业户下发了《关于加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的通告》。
“缺斤短两”看似是一件小事,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满意度,检察机关用力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市人民检察院 供稿)
责任编辑:陈振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