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解纠纷 润物无声促和谐——嘉峪关创新邻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发布时间:2023-06-07 09:25:48    来源:嘉峪关市委政法委    阅读量:

  近年来,嘉峪关市全面推行“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办理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通过全面排查、畅通渠道、多方联动、调处化解、守望互助、宣传发动等方式,从“点”上发力,“线”上拓展、“面”上铺开,追求“实”效……积极探索创新邻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化解,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全面排查抓住“点”

  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楼栋长、单元长、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多方力量,不定期对辖区邻里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充分发挥老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拓宽信息收集渠道,确保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快速掌握,邻里矛盾根源和症结及时了解,做到邻里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坚决防止因排查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引发矛盾纠纷激化升级。

  畅通渠道用好“线”

  加强街道(社区)、镇(村)、司法所、派出所的紧密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排查出来的邻里纠纷和疑难复杂且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纠纷,联合“三官一律一所”“特聘人民调解员”进行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明确责任、协同调解、跟踪回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多方联动拓宽“面”

  加强协同作战,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五老”、律师、模范调解员主力军作用,邀请群众威望高、说话“有影响、有分量”的“治理能人”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教育、疏导等方法,逐案化解疑难复杂邻里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实现调解结果合法、合理、合情,让邻里双方充分感受法治温暖,推进疑难复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基层治理“活血化瘀”。

  调解处纠注重“实”

  积极开展“随手调”“口袋调”“上门调”,做到排查、调解同步推行,无缝衔接,推行“背包式”调解,变群众申请为下沉调处,简易纠纷“即调即结”,疑难纠纷“打包会诊”,重大纠纷“预警研判”,总结归纳五式调解法(拉家常式调解、摸底式调解、分段式调解、背对背调解、面对面调解),针对不同纠纷类型,采取不同调解方式有序化解。

  守望互助氛围“浓”

  持续开展“邻里文化节”活动,积极打造书香家园、美丽大院、戏曲文化等主题的6个“最美家园”和22个“特色楼栋”,搭建居民书画作品、手工艺品展示角,设置“微心愿”征集栏和书报交换空间,吸引广大居民家庭主动参与、乐享其中,形成“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乐、与邻为亲”新型睦邻文化体系。创新推出百家宴、巧手节、风筝节、手工展等新颖多彩“嘉年华”活动,促进邻里之间互动熟识、关系和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邻里矛盾纠纷。

  资深团队化解“专”

  全力打造品牌调解工作室,在人民法院、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中心),聘请退休家事法官、司法干部等组建调解专家团队,聘请律师担任特邀调解员,按照“1+X+Y”模式组建矛盾化解团队,对专业性强的纠纷、疑难复杂的其他纠纷第一时间介入,通过“专家团”采取“团队式”“菜单式”服务模式,进行提前干预和事后跟踪,全力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矛盾纠纷。

  宣传发动靶向“准”

  注重发挥法治宣传功能,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紧密结合,以案释法,以事议法,说事评理,起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群众遵纪守法和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坚持一手抓法治教育,一手抓纠纷化解,在调解过程中向当事人讲解法律知识,从法律与道德层面进行说服、疏导,把法律规定讲清楚,帮助邻里纠纷双方分清是非,消除误解,以理服人。


责任编辑:陈振凤

主办:中共嘉峪关市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甘肃法治报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82号

Copyright © 2019-2020 甘肃法制报 All Right Reserved   陇ICP备19004392号-1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